食、衣、住、行、育、樂…原本被排在需求最後一名的"樂",近年來卻成為科技上功不可沒的推手。像是PC game、Wii、阿凡達…
雖然windows帶動了PC產業的普級,然而真正PC產業的最大推手,卻是PC game。因為遊戲的需求,甚至發展出風瀰一時的網咖產業,大量的需求帶動了整個相關產業的發展。Wii則是推動了加速儀、陀螺儀的應用(也就是所謂的體感),從Wii以後,開始大量運用在手機,以及相機裝置裡。而阿凡達AVATAR相信大家都不陌生,它則是帶動了3D產業的大舉推進,成功的突破了以往3D發展三分鐘熱度的狀況。以上所提到的,雖然都是使用既有的技術,或是既有的環境。然而因為吹起流行的風潮,而對其所屬,或是所應該的技術產業,發生極大的影響。
其中PC game是影響最深,也是目前為止影響最久的…特別是線上遊戲,同時推動了核心處理器CPU、圖形(視訊)處理器GPU、以及網路的進步。
而從Wii的流行,則是帶動了一波"體感"控制的風潮,搖搖控制器、甩一甩…不但帶動了其元件加速儀及陀螺儀的應用,也進一步的將控制器以外的更多操控方式,帶到了這個世界,加速儀及陀螺儀其實並不是什麼新開發的元件,而是已經很成熟的技術了,然而Wii卻是用完全不同的方式去運用,也使得其功能性,大大的發展開來,以致於後來的手機,有不少都具有這樣的狀置,不管是用來玩遊戲,或是用來感測螢幕的方向,自動翻轉…等等。相機中原本就有部份防手震的相機使用這些元件,之後也進一步用來自動感測相機的方向,自動翻轉照片的方向。
而阿凡達以一部電影的姿態,大大的將3D顯示的技術,深植人心。其實3D顯示的技術很早就有,只是一直無法普及,早在二十多年前,阿迪就已經在台中科學博物館看過3D影片。也一直知道這種技術的存在,甚至在1989年,就有一部以3D為號招的台灣本土電影上映(立體奇兵)。然而並沒有順利的帶起流行。俗話說:來的早,不如來的巧。在這裡真的是形容的洽如其份,近年來因為科技的進步,許多的硬體成本降低,各種週邊的技術也更趨成熟,加上阿凡達的推波助瀾。3D產業在短短的一兩年內,普及的進度,遠超過之前十年以上,也因為普及,帶進了大量的獲利,帶動更多的資金挹注到產業裡,在極短的時間裡裸眼3D螢幕也被開發出來,這可是阿迪之前從沒想到過的…
如今XBOX的KINECT…又會帶起什麼樣的風潮呢?
大家拭目以待吧!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